未知時代下的文化資產
2020年對全世界人類而言,是個極度不平靜的一年。在這樣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裡,文化資產究竟能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,以幫助人類社會共創福祉?
圖片來源:ICOMOS Collaborative Photo Bank
葉屋南陽堂爭取列古蹟
桃園市新屋區葉屋南陽堂歷史悠久,建材與設計融合在地、時代特色,可望成為市定古蹟。
桃園葉屋南陽堂/中國時報
基隆修竹居與燈塔列古蹟
基隆傳統漢式民居三合院「修竹居」及「基隆燈塔」被指定為市定古蹟。
基隆修竹居/基隆市文化局
苗栗新增無形文化資產
苗栗縣新增「客家九獻禮」、「客家山歌」為無形文化資產,縣府表示將持續致力於維護及發揚縣內文化資產。
客家九獻禮/苗栗縣政府
中心新村再現眷村時光
北投中心新村聚焦1940到1960年代,再現中心新村內的軍人及其眷屬生活。
「活.眷村」展/北投中心新村
許漢珍藝師獲國家榮耀
台南市登錄傳統工藝「大木作」與「結網」的保存者─許漢珍藝師,榮獲「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」。
許漢珍藝師/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臉書
大目降故事館展新貌
台南新化區大目降故事館是新化郡日式宿舍群之一,今年由長榮大學管理學院的USR計畫「打造台南社創矽谷」進行認養,希望發揮如地方文化館的功能,成為遊客認識新化的起點。
大目降故事館/台南旅遊網
霧峰林家傳世文物普查研究
霧峰林家傳世文物普查與調查研究計畫確認重要古物『宮保第』門額為臺灣傳世清代官宅門額中規制最高者。
宮保第/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